范文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资源网 >资料 >导航

杜甫传读书笔记

时间:2023-05-10

[荐]杜甫传读书笔记(汇总9篇)。

书籍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他没有热情,但他会十分忠诚,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收获了真理。 读后感是反思和探究自己对书中信息的理解和感受,怎么写出好的读后感?“杜甫传读书笔记”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欢迎你来品鉴本文!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1)

1.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2.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3.决眦(z):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4.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6.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7.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8.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2)

提要: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熠熠闪烁的明星,他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他的忧国忧民精神更是为后世称道。而在大时代里他曾是小人物,甚至于,名字也不起眼。他有报国壮志,却难以施展;他心系黎民,却遭受误解;他曾有过官职,却生活困顿。他在拼搏事业的路上有许多无奈。这些无奈源自于什么呢?

关键词:社会大动荡 统治阶级内部昏庸 潜规则 强烈爱国心 为仕失误 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缘由,可能有: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管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杜甫的为官经历有三次。755年,长安,也许是上承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起作用,44岁的杜甫,被任为河西县尉。但当时的县尉是为恶的官职,他已然辞却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钥匙,职位正八品下。为此他写了诗《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没工作多久,安禄山打到洛阳,长安沦陷,国难官不成。757年,凤翔,46岁的他被唐肃宗任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进谏言,举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任何时代都有潜规则。杨玉环受宠,全家得势;李林甫掌权,异己得诛,在这样**的时代,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杜甫的家世与出身是有亮点的。他是晋代名将杜预(222-284)的第十三代孙。杜预的少子杜耽任晋凉州刺史,杜耽孙杜逊在东晋任魏兴太守,杜逊子杜乾光的玄孙杜叔毗任北周硖刺史,杜叔毗子杜杜鱼石在隋任获嘉县令,杜鱼石子杜依艺任巩县令,杜依艺子杜审言任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周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我施压,自我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我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3)

《(杜甫)》教学反思

《蜀相》这一课,是我在xx年11月5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上的一节汇报课。这一节汇报课令我感慨良多。这是我第五次参加汇报课,我对自己的要求自然也比前四次要高一些。自我感觉准备的也很充分,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一直都是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思想来工作的,我努力过了,即使结果不如意,也无怨无悔。在这次汇报课中,我应该也必须正视自己在教学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原则,更是对我自己负责。感谢学校组织的汇报课活动,能够让我们青年教师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并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很宝贵的经验。汇报课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它让我这颗平静的心又一次振奋起来。它给了我压力,更给了我动力,它催促我不得不前进。通过这次汇报课,使我知晓了自己在教学上的缺失,认识到自己在过程上及组织课堂方面还需要好好磨炼与提升。

因为我这节课教授的是诗歌,结合教学大纲、高考考纲、新课程的精神以及诗歌这类文体的特点,我把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一是诵读诗歌,并把诵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二是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写了什么?)三是探究诗歌的主旨(为什么这样写?)四是研究诗歌的写作手法(是怎么写的?)即诗歌的炼字艺术。但是教学思路只是教学思路,和课堂实践是两回事,在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将我的课后反思总结如下:

第一,在时间上,我未能合理的安排,以至于匆匆忙忙结束了整堂课,由于过度的紧张,甚至忘记了做课堂小结,这也是我最为遗憾的地方。

准确地把握教学时间,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和注意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多预设一些机动的教学环节,合理地分配时间,乃至更好地把握时间,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学素养。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稳稳地把控课堂,做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任何急躁的情绪,都是会给这个组织者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课堂。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的诵读环节上仍然做的不尽完美,对于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未能及时指正。

我深知,语文课上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书声琅琅,这才是一节常态的规范的语文课。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也是几经周折。一开始想到使用音频资料,但是苦于这首诗歌很短,找不到高质量的音频资料,于是,我只得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学生读和老师读相结合的诵读方式。于是,我设计了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四个环节,先后以自由诵读、齐读、学生试读、和教师范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不得不承认,在教师范读这一环节,由于过度紧张,也由于平常疏于练习诵读,所以在这一小环节上,我做的很不好。我深知语文老师诵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勤加练习。

第三,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急于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答案靠拢。

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除了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时间,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好,急于展示自己的答案或者急于让学生的答案靠拢我的答案。这一点,同组的马老师给我提出这个问题,并且给我找出了应对之策。她说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让其它学生来做个补充,不要急于引导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更不要急于给出参考答案,因为把解决问题的机会彻彻底底地留给学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四,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规范和严谨,与平常考试和高考结合不够紧密。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语文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需要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而非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另外,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和高考对接起来,使学生的脑子里有高考题的意识。在评课的过程中,姜校长、郭主任、还有我的师傅王老师,给了我许多很中肯的意见。他们的意见如下:一是教师自身要树立信心,带着热情带着耐心去上课。二是对板书要给予重视,除了要板书课题之外,还要板书本课的重点内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三是要及时地恰当地表扬学生,且在表扬的过程中注意表扬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而非结果。

最后,通过这次汇报课,我觉得自己的收获很多。感谢我的师傅,在上汇报课前,他两次听了我这节课,并且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与此同时,我也得到组内多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我准备汇报课的过程中,她们很热心地帮助我,给我指出一些很细微的瑕疵。我在这里一并感谢她们,谢谢!以上就是我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和总结,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4)

读《杜甫传》我总会读着读着会情不自禁笑起来,在动荡的生命里,他没有凄凄切切,总能够不断的去感受生活。世人总说杜甫悲,但我却一点不怜悯他,悲的是时代,杜甫用演绎的一生都很生动。读了李白,追寻了他五万多公里的足迹,才懂得他潇洒背后的舍弃;读了杜甫,了解了唐朝的历史,才知它为何一生愁苦;读了苏轼,感叹任途虽艰,但依然要通达乐观。

这本书通过写杜甫生活的社会背景,总结杜甫各个生活阶段的作品,大概看到了这位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人生历史,明白了他的作品为什么被世人称之为诗史?他把一切自然美好,都写了诗篇中,其中不乏有许多小知识,比如杜甫为什么写了很多缅怀李白的诗,而李白却只写了孤零零的一二首!也许,杜甫不是怀念李白,而是怀念他年轻时候和李白一起潇洒的旅行,那种畅意人生的友谊,以及李白在杜甫心中所象征的自由。

杜甫在中年时,他所生活的国家已非常落魄,到处人饥饿不已,民不聊生,由此激发了杜甫内心的呼喊,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人民安生。由此才写出了那么多千古绝唱,但是你那个时候思想的杜甫,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于封建王朝,因为他想不到怎么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杜甫一路辗转,饱经风霞,到了老年也心系国家,也是他的老年时期留下了更多深刻的史诗,他的诗集描写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也描写出了百姓的悲惨遭遇,也包括自己的惨淡。杜甫这样的大诗,生不逢时,并没有在任途上有明显的作为,但是他的诗集却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经典。

杜甫的一生也是从唐朝的灭亡的真实写照,从杜甫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到,也许从那样的乱世中,决定了结局的悲哀,最后,杜甫在百病缠身,饥寒交迫中死去杜甫传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去读看,也让我们更深一步了解了杜甫。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5)

世人回想大唐时的诗人们,最先想起的似乎就是“李杜”二人。一个被誉为“诗仙”,一个被誉为“诗圣”。但似乎更多的人钟爱李白,而不喜欢杜甫,觉得他太古板太灰暗,从来没年轻过,诗里也总是带着暮霭沉沉的死气。那杜甫究竟为何方神圣呢?

杜甫少年时代可谓是十分肆意,家族中出过名将也出过能臣富贵,自是不用说的。他追求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历览山河家国,心中满腔抱负。鲜衣怒马的少年郎还曾写过“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这类狂放的诗句。在诗中,杜甫豪情万丈,充满自信,狂放傲气。杜甫恰逢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时,站在高高的泰山顶上,傲视天地,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这也说明,在杜甫的体内曾流着狂放和热血。

二十三岁的杜甫赴洛阳应试,遥想着未来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国家效力。只不过,世事总是不如人愿。应试不第,失败并没有将他打败,他仍然抱着为国效力的真心。然而,再一次的应试中,仍然落榜。想要在朝堂上一展才华的愿望落空。此时已经三十好几的杜甫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是否真的毫无才华。但他仍旧充满热枕,不忍放弃。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尝试了许多他年少时曾不齿的办法,最终当上了一个小官。只不过官职太小,职权太低,他为国家、为人民的抱负无处施展,官场不得志。这个时候的杜甫,又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而后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这个时候的杜甫,一定在痛苦着,挣扎着,不甘心就这样郁郁一生。他的世界是苦难深重的。

家国沉沦,他的生活条件也从原本的富贵安逸沦落到穷困潦倒。要名气没名气,要地位没地位,要金钱没金钱。似乎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过,曾经拥有的也已失去。人间所有苦痛,他都尝了一遍,一般人可能就此沉寂无声,自生自灭了,可是,在黑暗中他无数次昂起头,强撑病体,写了1400首诗,3天一更,频率惊人,直到他离开人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谈及杜甫,人们永远忘不了他的忧国忧民,忘不了他满头白发依然心怀国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种“艰难苦恨”也许就是人生的艰难和抱负无成的苦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恐怕是他生平最大的愿望了。

如果说,李白的诗里是狂浪不羁、直冲云霄的奔放。那杜甫的诗里就是在历遍世事的磨难后,依然隐忍着,对家国抱有希望。他是曾年少热血的杜甫,是田园牧歌的杜甫,是以衣换酒的杜甫。虽然朝堂上没有他的位置,但是,唐诗的巅峰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6)

唐朝都处于一种上升的时期,辽阔的国土,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使人们都有强烈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这个时候唐朝出现了一位着名而又逍遥的诗人杜甫。

杜甫出生的这个年代,又是一个群星灿烂,诗人辈出的一个时代。他从小就开始学习了读书写字,并在他七岁的时候写下了一首《咏凤凰》。当现在的人们朗诵起这句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时,心中总会泛起遮不住的自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多么气派的一句诗,表达了作者无畏不惧,敢于挑战,攀登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杜甫在这里化用了《孟子》里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表现了奋发向上的心胸气魄。再看看他的代表作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是李白的知己,他这四句诗将李白思想性格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简简单单的四句诗将李白就塑造成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这李白,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难忘!

唐代文学史上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他们的友谊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我们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没有比这两个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值得纪念的人了。李白与杜甫的见面,就像青天里的太阳与月亮走碰了头!

通过这本书,杜甫杜子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也向大家真挚的推荐这本书《杜甫》,这本书里讲述了杜甫华丽的一生,值得每个人拥有。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7)

读完这本杜甫传才知道杜甫和我通过以前学习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认识里,杜甫似乎没有年轻过,永远都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大,为生活发愁,为国家命运发愁,为百姓发愁。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他也是年轻过的,也曾满怀壮志,意气风发。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艰难,国家的动荡使他的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了那个我的认识中没有年轻过的诗人。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赠李白》中的诗句,此时的他和李白同样有着豪放、热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终希望能够出世做官,在长安时,他广泛结交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奔走于权贵之门,还经常向达官显贵们投赠诗稿,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为了获得一官半职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奉承达官贵人,此时的他丝毫看不出有成为那个忧国忧民的诗圣的潜质,如果他得到了官职会怎么样呢,也许历史上会出现一位平庸的官员和诗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后得皇帝赏识而平步青云,成为宠臣,住在华丽的庭院,衣食无忧,也许他的诗作就只有《天狗赋》《雕赋》这些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诗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也就不会出现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担忧的人就会消失,也许正是他的不得志,穷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他自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看到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凶残可憎,他的诗歌内容产生巨大变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失去国土家园的痛苦。他积极号召人们奋力进行征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的安全。他写诗悼念为国捐躯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滨役给社会造成的黑暗景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

在写三吏这组诗,杜甫的心情十分复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坚决拥护。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作出了惨重牺牲,他又极为同情。正是因为杜甫是一个爱国又忧民的诗人他才会有矛盾复杂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从这本杜甫传中可以看出杜甫为国家忧愁,为人民忧愁,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一开始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为此阿谀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没能如自己所愿的成为一名官员。可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机会和百姓接触,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从而写下那些忧国忧民的诗篇。可以说杜甫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在苦难中他的善良、忠诚、关怀天下的心态被激发出来,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不再是只盯着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国家统一,他同情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他用诗歌来记录当时的实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认为不能说是苦难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内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时才会去关心,去为他们呐喊,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当看到人民生活凄惨时只会保持冷漠,更何况杜甫当时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

杜甫在自身状况十分糟糕时依旧不忘国家人民,是因为他将关怀国家人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认为那是他理应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为了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后来他的诗是另一种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这就是杜甫的诗能流芳百世的原因。www.zY185.COm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8)

杜甫,诗圣,英名千古流转,却是一生颠沛流离,纵使茅屋为秋风所破,也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句离我们很近,可诗人的经历与内心,却从没真正展现于世人。洪业,著立此书,蓬门今始为君开。

洪业本人钟情于杜甫其人其诗,故于杜甫的相关研究用力颇深。在哈佛大学二十年间,于1952年的“TuFu:China’sGreatest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迄今为止仍被公认是英语世界中关于杜甫的最重要著述。

这本书是由英文再翻译回中文,而且中国古籍出版社的原版已无法买到,入手了一册影印本,也算显得我心诚意笃了。

杜甫一生官运不畅,又遇安史之乱,算不得什么成功人士。但他上不忘爱国情深,下不忘爱民意切,对朋友敦厚良善,对家人关爱赤诚,不弯不折,不气不馁,临风潇潇如翠竹苍松。

你读他“复何时会于王镐之京,载饮我浊酒,载呼我为兄?”,你读他“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样的好友是暖心的。你读他““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你读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样的夫父兄长是体贴可靠的。

书中说,“终其一生,杜甫始终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愿望中徘徊:退隐山林间,或是置身庙堂上。贫穷和家庭责任感始终是妨碍第一个愿望的主要因素。不良的健康状况和忠诚直谏的责任感则是第二个愿望的阻碍因素。”这大概也是千古文人宿命的真实写照,也是杜甫伟大之处。

洪业对杜甫的评价是“温柔敦厚,旭日春风”,所谓至情至深,我们喜爱杜甫千年,喜爱杜甫诗文千年,也正是因为了这一份真与情。

结语引用作者原文:

“我不敢轻言自己完全懂得了作为诗人的杜甫。我相信我对于作为个人的杜甫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了解。他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长,是忠诚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职的官员,是心系家邦的国民。他不但秉性善良,而且心存智慧。他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深入的研习,得以理解人类本性的力量和脆弱,领会政治的正大光明与肮脏龌龊。他所观察到的八世纪大唐帝国的某些情形仍然存在于现代中国;而且,也存在于其他的国度。”

杜甫传读书笔记(篇9)

他是杜甫,大笔一挥,满纸都是岁月的伤痕。

题记

人生于他,竟只如一场秋凉。

他伴着开元盛世诞生,正是因为经历过繁华,才会在落寞时叹息。在人们心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的夙愿,从来不是独善其身,他想要的,他向往的,第一盖世才华,辅弼天下,赈济苍生。

为此,他苦苦寻觅,却无奈落得萧索。

只是,长大后才发现,原来大唐的故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平稳。

如果说,李白的诗是以梦为马,那杜甫就必定是以笔为刀。越是到后来,他看得越清晰,社会的动荡,时局的动荡,朝廷的昏暗,百姓的疾苦,都曾在他的笔下出现。只可惜,他一介布衣,自是人微言轻,下笔再用力,也挽救不了一个时代的暗淡。

就像,孤灯一盏,照不亮万张乾坤。

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诗中之词再犀利,也阻挡不了奸佞小人在庙堂之中翻云覆日。

那份赤诚之心,终究没能被那个王朝真诚安放。

为了走入庙堂,他投诗干谒,却只落得个野无遗贤。

奸佞之词,还真是讽刺。

长安,繁华是别人的,喧嚷是别人的,欢颜是别人的,他像个局外人,望着宫阙楼台,默然叹息。

那段日子,杜甫在命运的轮盘上,彷徨无措。

长安月冷,一纸凉薄。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在逃亡过程中不幸与家人走散,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忘为国效力。

只可惜,统治者从盛世的梦中惊醒时,却至万千苍生于不顾。车辕乱撞,那是他们逃跑时的不堪。

至德二年,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

正是那年,杜甫走进了宦海,可是,身为官员的他,做不到左右逢源,学不会虚与委蛇。他没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杜甫很难在这个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的地方立足。

等待他的,是不久后的贬官。

正是应了那句话乱世之中,人如秋草。

杜甫历尽了萧瑟飘零,却依旧不知何处落脚。

生活这盘棋,并非我们落子。

五十九年的岁月,杜甫过得足够厚重,虽不艳丽,却足以惊艳世人。

他是杜甫,记挂苍生,已被苍生记挂。

他是杜甫,千年岁月,他的名字与故事不曾被磨灭。

大唐盛世,那个跳出来冷眼旁观的人,叫做杜甫。

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