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资源网 >资料 >导航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

时间:2023-05-02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汇总。

范文资源网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读后感最好的老师”,读了作品,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百态。写好读后感的关键是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不知从哪里入手?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1)

读了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我不由得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在益于学生的成长?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

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有感触,觉得他像一个神话一样,回到我工作中,我觉得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过:“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想要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时,我们老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对上课迟到、做错事情、违犯纪律的学生严加责罚。这样适得其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好像老师与学生之间除了批评就什么也没有了?难道师生之间的感情连几分都不值吗?这种思考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的后背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期以来我总是因为学生表现得不好而批评他们,却很少表扬他们,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们表现不好的一方面了。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缺点和短处!正像我说进的那样,师生之间的情谊绝非一两个扣分所能相比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你别说,他还真能做得更好!我努力地改变自己,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

总之,希望所有的教师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老师,学习他那种对学生的态度,学习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他那种对自己永不满意的态度。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2)

网上订购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今天收到了。迫不及待打开第一章——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看到第二篇“愧在初为人师”,了解了李老师和刘江之间的小故事,被李镇西老师的谦虚、坦诚所打动。感叹佩服之余,我也陷入了沉思。原因是我今天上午和班里的一位学生也发生了不愉快。今天第二节语文课,讲的是闫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全班同学都很认真的在听讲。在讲到时代背景时,我插播了一个小视频,发现有一位男生没有认真看,悄悄的和同位在下面做小动作,掩饰不住的笑意展现在脸上。虽然动作非常微小,却没有逃过我的火眼金睛。为了不浪费课堂时间,我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俩。

到了独立思考环节,我出示了学习任务,先让同学们自我批注,三分钟之后分享,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说用开火车的方法分享。同学们都开始积极思考、认真批注。我在班内巡视,当我走到刚才那个开小差的男生身边时,他又在那里抠手指,我还是没有吭声。三分钟的时间很快到了,我指着刚才那个男生所在的一竖排,说:“从这里开火车。”同学们按照顺序依次回答,到了那个男生面前,他站起来说了两个字“不会”。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一句话仍然触怒了我,因为他已经两次在课堂表现出不专心,“出来!”我大吼一声,班内学生吓了一跳,我接着吼他“你会干什么,你只会说不会,蹲到教室后面去!”他也没有反抗,默默的蹲了过去。课讲完了,还有5分钟,我把他叫了出去,心平气和的问他:“为什么不回答”,“我不会”,“真不会还是没有用心思考”,沉默……沉默了将近半分钟,我又问,他开口说“没有认真听”,就等他这句话。接下来我一口气对他说了很多“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我生气的是你对待学习的态度,从七年级到现在,看着你一路成长,内心无比高兴;你聪明、乖巧,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八年级,你的成绩明显退步了,上一次你的作文没有写,我没有批评你吧;我给你写的批语你用心看了没有,我不想让你现在回答,你考虑好了可以找我。好,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就说今天这件事,课堂上你没有专心听讲,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在学习上,上课的时间你从来不主动。”他的头慢慢低了下去,“其实我也挺佩服你的,你有三个妹妹,每天还要照顾他们写作业,你做到了一个好哥哥的职责。你爸爸的职责是赚钱养家,你妈妈的职责是照顾你们兄妹四个的饮食起居,他们都各司其职,但是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做到了吗?”他的头越来越低。“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话,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希望以后不会再发生,上课了,你进教室吧。”他深深的给我鞠了一躬,转身进了教室。今天读李镇西老师的书,又想起昨天对这件事的处理,觉得非常不妥。13岁的少年,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老班批评,还蹲在教室后面,面子上肯定不好看,万一伤到自尊,更不好。即便他现在不知道,将来长大了如果回想起这件事,还是会怪我的。思前想后,我觉得应该还他一个公道。中午午间纪律检查的时间,我早早的来到教室,值班老师还没有来,学生都在认真完成作业。我说:“同学们,大家先停下来两分钟,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件事情。昨天上语文课的时间,我和咱班的一位男生发生了一点不愉快的事情,他上课回答问题时说”不会“,我当众批评了他,后来我反思,你们上课不会回答问题是正常的,我不应该对他发脾气,现在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男生道歉,对不起,你愿意接受我的道歉吗?”这个男生激动的站了起来,“老师,我接受,我也有错。”我又说:“我和同学们之间永远是心连心的,我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同学们要勇于提出,我一定会虚心接受的。

咱们是一个民主团结的班集体,为了创造平等和谐班集体,我们共同努力,好吗?”“好!”全班学生的回答声震耳欲聋。教育是美丽的,跟着李镇西老师,学会理解、学会道歉、学会机智、学会创新。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3)

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心有戚戚,欣欣然向往。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人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李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不但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最好”都是相对的,它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然而每个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虽说我们无法做到“最好”,可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起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我们需要怎样地去做到自己的最好呢?

一、爱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一生。”这句话也是李老师的最好印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是充满人情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那种关爱,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有的老师却为了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尊严,却在不经意中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只能让学生越来越疏远,感情也越来越生疏。

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通道;爱,是创造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所以,我们要时时地保持着一颗爱心,要尝试着放下自己心中所谓的尊严,多以学生的视角同他们零距离接触,要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去赢得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

爱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而非一年、两年短时间的爱。然而,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爱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我们把对学生的那种有限时间的爱称作“小爱”的.话,那么李老师赋予学生的爱就应该称作“大爱”,我们的爱需要学习李老师那种“大爱”,要有时间的深度和空间的广度,让让我们的爱延伸到学生的一生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

二、自我反思

读完李老师的书,我们会期望成为李老师样样思维敏捷、知识丰富、功底深厚的大师。在他的书中,教育名言随处可见,教育理论,他都能随手拈来。我们既要学习李老师的博学,也要学习他的细致入微。其中最让人受益的就是他的热爱读书与反思。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味,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养。读一本好书,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收获知识,还可以受到心灵的洗礼。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基本素养,这些都是最起码要求。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修养,我们很难想象境界能提升到何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和思考是分不开的。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了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成功及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其工作中重要的事情。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工作的现实去思考、总结,这样,我们就会在读书与思考中逐渐成长起来。

三、善于研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的研究精神,积极主动的将遇到的一个个问题都当做科研的课题,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做研究对象来看待。这样,当面对那些“后进生”、“考试作弊”、“早恋”等各种问题的学生时,心态就会平静下来,用解决矛盾的心态去研究,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就从容了。

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最好的科研课题来自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正如李老师所说,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你应该高兴,因为新的科研课题在向你招手了——也许你走向教育专家之路的起点就在这儿呢!这样每天都有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顿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我们应该学习李老师将教育中的难题看作研究的乐趣,学习他执着的研究精神。为此我们注意转换角色,使自己从一名教育者向一名研究型学者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境界的提升,是我们通向教育自由境界的阶梯。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4)

读《做最好的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做最好的自我。证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最好永远做不到,可是一个比一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个人来说,也在不断的反思自我,怎样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时时刻刻的努力使自我做得最好,可是总是觉得不够满意,总是以别人为榜样,总是问自我,自我为什么就没有人家那样出色,自我也很努力,怎样没有人家优秀,所以困境总是困扰着我,自我压力很大,也很郁闷。所以总是给自我施压,让自我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过他人,至少不要让自我落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中慢慢的放松了一些压力,一路走来,慢慢顿悟出自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比呢?还是和自我比的好,怎样和自我比呢?那就是今日我做了些什么,是不是比昨日提高了。这段时间学习是不是坚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时间坚持的好。今日的时间是否有浪费的现象,今日做的事自我是否满意,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会很塌实,慢慢的自我变觉得塌实了很多,充实了很多,心境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会树立自信,自我便更加热爱自我的工作与学习了。

经验告诉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日积月累我们会不断的提高,慢慢的我们就会高兴很多,欢乐很多!

作为一名老师,用良好的心态对工作与生活,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生,对待你的课堂。你的学生同样会收获阳光雨露的的普照与滋润,他们就会茁壮健康的成长!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你,你离做最好的老师也会越来越近。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活力的行为,也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某种人生梦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只管登高不问高”,尽可能每一天自我能做好的事,哪怕暂时遭遇挫折与不幸,最终也将赢的人生的欢乐,这叫“道是无情却有情”。

做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内心收获一份宁静,让我们远离浮躁,让自我更加踏实与充实。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5)

在学校组织在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活动。其中我们组交流的是第7,8章。心中感慨万分,也激发我的众多疑问。由于拖的时间长,自己都把后面的灵感丢了。

在读到优等生和差生的转化这两章节时,我赞同李镇西老师的这一句话:“因为道德的殊荣远比我成绩的殊荣更可贵;同样,道德的沦丧比成绩的下降更可怕!”在教育当中我也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但我们更多的去注重孩子在知识的掌握,成绩的高低。而弱化了在数学学科当中对孩子的品格培养。这也为以后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参考的方向。

在读了李镇西老师举例的万同同学的成长记录,让我眼前深刻的认识到,转差的工作是艰巨的复杂的,以往我对转差工作的认识紧紧是针对于差生的学习知识,而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关注孩子品行的向良好方面的培养。只要是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最终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对差生的转化我觉得品行优先,知识其次。

在学习当中也认识到了如何发挥集体的力量去改变差生。以上是自己的一点小看法,这本书以后还得多看,收获会更大。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6)

最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是李老师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做最好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就像“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在我们教学中,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是一样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认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每天就都会有新的快乐。

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我承担了我们大河湾学校小学四到六年级九个班的音乐课。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与耐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而学生也确实没有辜负我对他们的那份热情,课堂学习和交流非常积极,转眼间五过去了,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依旧和从前一样,但是由于我的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方法不当,在课堂纪律管理上一直不是很好,一些学生比较顽皮,常在课堂上捣乱,我把能想到的管理方法都用上了,骂、哄做思想工作,这些办法不能说一点作用都不起,但效果的确不怎么样。我在看了李老师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后,对这方面找到了一些灵感。李老师提供的方法是:多想学生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学生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

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我开始思索:假如没有爱与责任,仅凭满腔的热情,我最终将收获什么?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最后,我还是要把李老师的一段话献给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7)

近日,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大作《做最好的老师》,时时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感动之中又有着深深的反思。

身为人师,我们无一不想成为社会,大众,家长,学生乃至自己眼中最好的老师。但是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呢?我认为好的教师要将爱贯穿教育始终。要有童心和爱心,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具有同理心。时时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努力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保持一致,学会从孩子们的去观察,用儿童般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贴近他们才能走进他们。

其次,要提高自身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多思考,多创造,做有思想的教师。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理念,紫阳童心,培养爱心。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忘记自己的年纪,变成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发现孩子们与众不同的一面。同时,要拥有平等之心,不做高高在上的授予者,要做与学生共生活,同甘苦的朋友。用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创造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先行者。紧跟当前素质教育,减负教育的大潮,及时更新教育思想,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打开眼界看到自己,看到自己身上创造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于国有益,于己无愧的中国青年。

读李老师的书,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又像是和自己的内心在交流,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8)

一学期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 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 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已经有17年教龄的老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 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

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他所具有的这种情感魅力,使我这个与李镇西有着同样教龄的人来说,望尘莫及。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 师生之间缺乏信任感,产生代沟。学生本身有一种压抑感,快乐不起来。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 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取,顾大局,识大体,努力按照上级的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 树立竞争意识,不但要自己思想过硬,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明确责任,勇创佳绩,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自觉维护学校利益,遵守规章制度,服从安排,舍小家顾大家,洁身自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梯,爱生如子。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树一代良师典范,誓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洒热血,奋斗终生 。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作为座右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师在学习中的心声 。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9)

读了《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给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很多,但这里我要说的是爱和平等是我今后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

李老师说:"爱学生就应该要有一颗与孩子一样的"童心"。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许只有童心才能滋润童心。当我们拥有一颗童心时,我们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学生,当我们有了童心和爱心之后,自然我们就会很容易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他们一块来分享快乐与烦恼,学生就会视你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你的爱自然也就会流露出来,因为学生是最单纯、最可爱的,他们也是最容易感动的。我们要爱学生,但是不能凭借自己的感情只爱那些自己认可的学生,我们应该一视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个一个学生莫大的动力,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温暖,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赏识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我们关注的优点是发现学生的亮点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学生是优秀的,他们就会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同学心贴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崇高的灵魂和蓬勃的朝气。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是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在书中我看到:一个孩子走进办公室向李老师借杯子时,李老师只是告诉孩子杯子的位置,让孩子自己去拿。这我来说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心里可能还会想,能借给学生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可说道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让李老师反省了师生之间的所谓的平等。当我们向孩子借笔的时候,哪个孩子不是双手擎上呢?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却从没想过这凭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把孩子置于一个和我们平等的位置。那么我们所谓的"师生平等"不就是一句空口号吗?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我又一次的扪心自问:你是怎么做的,你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位置上了吗?我的回答是:以前没有做到,以后一定做到。

"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班主任工作的观念核心是: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是为了教育。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老师是不是真心为他好,时间久了,他看得清清楚楚。学生的学问要想好,根本问题还是做人的问题,人做好了,可以说学习也会好了。

通过读《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到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教育上的爱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中氛围。合理运用,会把自己的爱很自然的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感染每一个学生。因为爱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就要爱一行。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10)

早就听说李镇西老师很厉害,刚拿到《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越看越爱不释手,也没感到倦怠,头脑中一次又一次地闪着一个念头:要多读书,多动笔!这本书介绍很全面,李镇西老师用一个个鲜活地事例把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技巧、教育情感阐述得很详细生动,读起来很亲切,深受启发。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在大会上,校长多次强调要爱学生,也许我们以前理解的爱是片面的,李老师认为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和沉思。在我们班有十几个学生,他们都被各科老师认为是“极差生”,他们的差在哪里呢?就差在成绩,各科几乎都是个位数,让所有的老师都很头疼,想放弃了。读完李镇西老师这本书,我才知道我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可能培养出一样大度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使优点得到发挥,弱点得到弥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尽量得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合格的公民,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找到了他的条件许可的合适的地位。教育到底是什么?我想教育就是爱,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教育需要过程,教育需要心智。最近春天来了,感觉孩子们也躁起来了,打架,不完成作业,不遵守校规,反复犯着同样的错误,我很生气,静下心来一想,他们还是孩子,他们的品格还是可塑的,他们的情感也是可以感化的,也许我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不能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做一个有耐心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提高教师的素养”这一章,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就要阅读和写作。以前,除了教科书以外,很少读书,从工作以来,时间也多了,才开始阅读教育专著,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阅读,就像李老师说的,阅读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是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在写作实践中,李老师也总结了自己的几点体会,每一点都是那么真诚。最让我佩服的是李老师的习惯,他的“五个一工程”,他30年的从教之路,教育教学的经验之谈,都给了我很多启迪。李老师工作繁忙,但每天坚持完成好自己的“五个一工程”,一个人下决心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如果我也这样做,我想我的生活会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读完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李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一个人也许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我想,只要今天比昨天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11)

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李老师说的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作为教师,在学生的面前要保持着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这样才会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你的爱。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这哪是爱学生?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为爱,冰雪会消融;因为爱,枯木会逢春;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篇12)

什么是“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童心和爱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他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我想我如果早几年就看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可能未必有像现在这样深切的感动,让我们用“心”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从而实现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爱心教育,也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感动。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

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