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资源网 >资料 >导航

《拉贝日记》观后感

时间:2023-05-19

《拉贝日记》观后感汇总。

范文资源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拉贝日记》观后感”的文章,观影和看书去有对普通人来说,具有相同的放松的效果,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欣赏了作品之后,写一篇观后感能让自己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感悟,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1】

战争,是霸权者的欲望与贪婪;战争,是野心者的冷酷与残忍;战争,是弄权者的自私与无情。膨胀的野心将和平与人性掩埋的彻彻底底。

死亡?仇恨?无辜的生命的呐喊,襁褓中幼婴的啼哭,家园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这就是战争。也许岁月能抹去那些断壁残垣,可是历史和人们终将铭记那段血雨腥风的悲苦时期。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昨天还是看似风平浪静的今天,战争都依然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有人说战争是为了让未来更加统一,可是有谁真正的看清过战争背后的代价呢?杀戮,无休止的杀戮,用鲜血洗涤鲜血,用罪恶掩饰更大的罪恶。和平成了最大的笑话,人性被抹杀的干干净净。那些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躯,那一双双渴望安宁的眼睛,那一声声绝望的呐喊却被冰冷的炮火炸得粉碎。从二战到日本侵华战争,从伊朗战争到最近的叙利亚战争,哪一次不是伴随着哭泣和鲜血呢?人们渴望的和平被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撕毁,道德和人性被膨胀的欲望鞭笞得体无完肤。

宽恕,是战争中最大的良知。

每一次战争因为野心而开始,冰冷的炮火,哀伤的哭号,没有良知的征服带来的将会是更多的仇恨。近百年前的战争蔓延至今,没有了烽烟可是依然着针锋相对,笑脸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颗不够仁慈的心。

原罪,是人们对过去罪恶的沉迷。

战争留下的阴影是人们心底一场永远的噩梦,无法遗忘,时时刻刻用罪恶折磨着自己。沉迷于悲伤和仇恨中不可自拔,直到有一天内心的防线轰然崩塌。

悲悯,是对每一个美好生命的尊重。

和平是每一颗心怀悲悯之心的人构建的伊甸园,鲜花和笑语会冲淡所有的罪恶和野心,原罪得到了原谅和宽恕,有爱的心成为了人们的良知,也希望遥远的明天永远像今天一样和平安宁。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2】

这是一本很长的日记,前后大概花了近七个小时才看完。

作者约翰.拉贝是一名汉堡商人,在西门子洋行担任要务,因工作原因,拉贝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我想,这三十多年间他与中国人民构建起的情谊,无疑是他最后在沦陷的南京选择坚守的原因之一。

日记以南京正式沦陷为界,记录了日本人进攻南京前后的过程。

在南京沦陷前,日本人采用空袭的手段,对南京各地进行炮轰,在这一期间,形式尽管严峻,拉贝仍保留着乐观和幽默的态度,并以自己热心和善良,尽可能的为平民提供防空洞的保护。同时拉贝也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远见,预料到了唐生智出逃和南京沦陷的结局。在他的日记中,详细的描述了他对南京当时及未来形式的思考。

在南京正式沦陷、日本人进城后,情形一下子变得更加沉重,数不清的散兵游荡在街上,肆意抢劫、杀戮、强奸。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拉贝和其他一些留下来的欧洲朋友费劲努力,前前后后成立了二十多个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容纳了20~30万难民。在此期间,日本人的罪行数不胜数,以至于安全区也不够安全——日本兵偷盗、抢劫安全区,甚至从这里拖走女性强奸,将男性以搜查中国军人的名义带走杀害。为了保护难民,拉贝先生与日本人可以说是斗智斗勇,他的个人日记减少了,更多的是请求日本大使馆整治军队秩序、保护难民安全的电报和信件;对安全区米面供应、卫生情况的统计;对日军暴行的记录。拉贝意识到自己经历的事件可能会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笔,在整本书中,他始终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力求真实公正的记录这一过程。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度庆幸那时的摄影技术并不好,否则我一定会更难受,书里提供的图片,足以让每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战栗。但正如拉贝所说的,“把这些场景拍摄下来,并不是为了煽起对日本的复仇情绪,而仅仅是希望所有的人,也包括日本人在内,牢记这场战争的可怕后果,并使他们明白,应该使用一切合法手段结束这场由日本军队挑起的争端。”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拉贝,为这段历史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也感谢他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二十多万中国同胞。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3】

《拉贝日记》中拉贝身为纳粹党员,和同盟国人一起聊天喝茶,任由中国人把纳粹旗在脚下乱踩,喝醉了和英国人一起唱:“希特勒是个胆小鬼……”这些也许不是史实,也许只是编剧的加工,但这给血腥的南京冬天蒙上了一层童话色彩,也使人更痛恨打破童话的人。

但正如南京南京中拉贝的下跪和角川自杀等虚构情节让人不满一样,拉贝日记的一些明显缺陷使一个本来很好的题材与角度变得失色了。

一、场景表现上,拉贝日记的大场面戏颇为粗糙,表情,动作,配音,时时提醒你这些人是群众演员。中国战俘在日军扫射时像多米诺一样的整齐倒下,没看到任何的惊慌挣扎,也没有《南京南京》中表现的麻木与绝望,好像日军扫射的是一堆木桩,但木桩也不会倒得那么整齐划一。

二、张静初和那德国人的爱情突兀而且多余。

三、张静初做为一个女学生,居然敢在杀死两个日军军官后还换上他们军服带着自己弟弟推着自己父亲尸体在夜里南京出城进城,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还有日军来向她敬礼报告。看到这突然感觉在看《女子特攻队》,张静初一个女学生就能如此横行南京,日军没有被金陵女子大学屠杀也真是奇迹。

最重要的一点,对历史的处理上。在一场义正词绝拒绝了交出妇女的戏后,在电影中,安全区好像真得就再没有女生被施暴了,也没有提及有妇女被交出。只有一次日军杀死了伤兵和几名医生,另一次日兵要求女学生们脱衣服以检查她们是不是都是女的……(很无语)

似乎编剧是想表现:当时拉贝很努力的把安全区保护的很好。生怕描写多了日军在安全区内的暴行,就会对拉贝的形象有所损伤。

但真实的拉贝日记中是这么记录的:

“有一个美国人这样说道:‘安全区变成了日本人的妓院。’这话几乎可以说是符合事实的。昨天夜里约有1000名姑娘和妇女遭强奸,仅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一处就有100多名姑娘被强奸。此时听到的消息全是强奸。如果兄弟或丈夫们出来干预,就被日本人枪杀。耳闻目睹的尽是日本兵痞的残酷暴行和兽行。”

只看过这部电影,没看过拉贝日记文字版的人只怕会以为日军在安全区中相当的“守规矩”。只不过是一次“脱衣检查”而已,中国人为什么要哭天呛地?

陆川在《南京南京》中让拉贝下跪,这有违史实,被指责。我认为很对,所有导演和编剧一厢情愿的虚构都可能造成对历史的歪曲。拉贝没跪过就是没跪过,日军没自杀就是没自杀,为什么一定要硬给他们加一些导演想要的“内疚”。

而《拉贝日记》中用“脱衣”替换“强奸”的安排,是对拉贝的美化还是背叛?拉贝不是圣人,有些事他做不到,不能保护所有人,中国人也理解,同样也感激他,又何必为了让他的形像完美而连他日记中明确记录过的史实都回避或修改掉。拉贝在天有知,会感激制片方对他形像的照顾?还是为他的日记被删改而痛心?

南京南京,因为其真实之处而震撼人心,也因为其虚构之处而失去了面对真实的力量。

拉贝日记,日记本身比电影更真实。拉贝本人比编剧更诚实。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

《拉贝日记》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员约翰?拉贝,作为当时西门子中国区的主管,拉贝加入纳粹党只是顺应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为希特勒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在安全区受到日军威胁期间,拉贝还写信给希特勒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面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 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

拉贝的司机被砍头后,日军军官答应赔偿损失。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待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择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拉贝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影片中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轰炸西门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员工躲到公司院子里来,日本轰炸机还是炸个不停,但后来拉贝把德国国旗拿了出来,中国员工们都躲在了德国国旗下,结果日本轰炸机就停止轰炸回去了。看到这里,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条的生命竟然连一面德国纳粹国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电影往往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载体,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曾经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拉贝日记》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对他国民众生命的无视.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纪念拉贝先生,,德国柏林的墓碑运抵南京,现保存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他的墓碑上也仅只书写下“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约翰·拉贝”.他所做的,所写的,所成就的,几乎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部分,但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英雄.

今天,面对拉贝故居,我们仿佛仍能听到拉贝先生朗朗的笑声,沉重的叹息;看到他挥舞手臂的愤怒表情,伏案奋笔疾书的侧影.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刚建立的时候,我就参观过,当时给满屋子的骨头和血肉模糊的照片给吓倒了,没敢多看就逃了出来,仍清晰地记得那面墙上的几个大字——遇难者 遭难者 victims 300 000!!!

在南京读书的日子,每年的12月13日都可以听到那长鸣的防空警报,在那一刻,仿佛听到了死难的同胞们的悲凄。一直以来关注这段历史也关注国际上对这事的反响。值得庆幸的是,这段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

《拉贝日记》、《南京南京》、纪录片《南京》(NANKING)以及纪录片《南京大屠杀》都是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写实类影片,看了之后都让人心灵震撼。从时间上来说,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张纯如)最老,也最不具备电影拍摄技巧,仅从影片观赏角度来看算是最不好看,但是却最写实,大量的真实历史的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那段历史。纪录片《南京》(NANKING)是从国外友人的口述历史视角,纪录和描述那段历史,整个片子试图还原当时事件的原貌,加上美国佬的电影手法和效果比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有了质的提高,看过之后让人悲愤不已。《南京南京》更多的是直接描写一处处血淋淋的杀戮和日本鬼子的残暴,以及偶尔用那不纯熟的心理描述技巧为那并不存在的所谓个别日本军人的良心追魂,我斗胆问陆川一句:日本鬼子会自杀吗?拉贝会向中国人下跪?你会选人吗——用个喜剧演员来演这么严肃的电影!(我不是说范伟演得不好)。《拉贝日记》则从拉贝的视角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导演的目的就是想效颦《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中的人物更具有符号化,《拉贝日记》中的人物刻画得更具有个性。《南京南京》中的故事情节大部分虚构,《拉贝日记》则真实记录了百人斩等事件。

《拉贝日记》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能容下10万中国人的地方,肯定容得下20万中国人!(这是拉贝对中国人的理解,在某人说国际安全区只能容纳10万难民的时候);Hitler has only one ball!(中文字幕翻译得很隐晦很和谐,说希特勒胆子很小,当然英文也有这一层意思,这是拉贝无聊时和威尔逊医生一起唱的歌)。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了《拉贝日记》这部电影。

《拉贝日记》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纳粹党员约翰·拉贝,作为当时西门子中国区的主管,拉贝加入纳粹党只是顺应潮流,他本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希特勒,他原以为希特勒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在安全区受到日军威胁期间,拉贝还写信给希特勒期望得到他的帮忙,这封求救信自然是石沉大海。

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南京时,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方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方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十分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

拉贝的司机被砍头后,日军军官答应赔偿损失。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我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盼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我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取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拉贝用自我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影片中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轰炸西门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员工躲到公司院子里来,日本轰炸机还是炸个不停,但之后拉贝把德国国旗拿了出来,中国员工们都躲在了德国国旗下,结果日本轰炸机就停止轰炸回去了。看到那里,深刻的明白了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条的生命竟然连一面德国纳粹国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电影往往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载体,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们明白,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以前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帮忙的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4】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啦……啦……你用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每当《我和我的祖国》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时,一种温热的情感便会在身体里慢慢升腾。我想这便是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吧。往往一个人对事物热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就像你爱你的家人、朋友、师长一样毫无理由。我爱我的祖国,她虽然没有俄罗斯那么大,没有美国经济那么发达,但是她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并且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而近期再次使得我为祖国而感动的是一部电影叫拉贝日记,作为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对1937年12月冬在数周内南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知道的太少太少,可怜的一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历史课本和媒体资料,大都太过概括,缺少了应有的立体感。

《拉贝日记》给我一个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去更进一步的了解那段残酷与壮烈交汇的历史。这部电影无疑可以被称作一部好电影,整个观看过程中我都被剧情牵动着,但是我的脸一直紧绷着,什么话也不想说,心情特别的沉重。在这个电影中有几个情节让我记忆特别的深刻,一个是日本轰炸南京,拉贝牵起来德国的国旗,中国人在德国国旗的庇护下面躲避轰炸,觉得是种讽刺,这大概是希特勒唯一做的好事吧。我不禁要想为什么作为中国人在中国的领土上没有安全感,而仅仅一面德国的国旗其效用却这么大,想来关键是德国的强大啊,观后感《拉贝日记观后感》。

另一个情节是日本军人透露消息的情况,也说明了发动战争是极少数的军国主义分子,大部分日本人都还是不希望战争的,这也是我在影片中唯一一个我不会用鄙视的眼光注视的日本人。还有一个就是日本人在进行杀人比赛的时候那群同胞的眼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个个坐以待毙,或许这个是导演的安排,不过人人都是没有神的眼神,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能够反抗?他们被俘之前可还是中国的战士啊,这是我最无法了解的。

起初,我其实并不太想看《拉贝日记》,理由和我没有看《南京!南京!》之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是一样的。怕闷,怕看了以后浑身不自在。事实上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可是我并不后悔看了《拉贝日记》,从电影中我看到了许多伟大的灵魂充满着人性光彩的拉贝,耿直的威尔逊大夫,年轻气盛的罗森博士,慈爱坚强的杜普雷女士,人物丰满,个性鲜明,为突出拉贝起到了很好的绿叶作用。

跟着导演的镜头,我看到拉贝在是否出任安全区主事者的困惑,他在失去妻子的心灵战栗中变得更加坚定,他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为安全区购买粮食,而故意不让别人知道内情。

面对这样一个把大爱倾注在一群与自己并无太多瓜葛的弱者身上的外国人,你没法儿不想起救犹太人于水火的辛德勒,没法儿不想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影片在娓娓道来中,为重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立下莫大之功。

面对残酷的日本人的侵略恶行,一个满可以置身事外的人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留在这生死难保的是非之地,其中的伟大谁又能否认呢?

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在这六十年的风风雨雨里,中国变得太多太多,从贫困到丰衣足食,从弱小到强大,从被人看不起到被人看重,人们在向着祖国美好未来看齐时,是否会想起那些曾经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呢,他们的英勇事迹是否还被记得真切。

几年前曾经听过某校学生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时不断爆发出兴奋的笑声的报道,那时的我简直无法相信,作为中国人他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在建国六十周年的今天我想这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培养新一代中国人爱国热情的好机会。

我想拉贝日记的出现无疑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根是一个好的契机,古人已去今人是否还记得缅怀这他们呢?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5】

说实话,4月份连续两个档期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压抑得透但是气来。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我国不管是49年前的国民政府还是49年后的人民政府都是大张旗鼓对外宣传了的,但拉贝则只是在国民政府还有所见闻,在人民政府建立后很长一段时光里拉贝消失了,和他出面拯救的20多万南京市民一样默默的消失了。此刻,随着观念的改变,不再以阶级和阶级队伍来划分人的好坏忠奸的时代,拉贝出现了,拉贝再一次出此刻他以前热爱过的国土上。

《拉贝日记》是我国和德国合拍的一部摘选自拉贝所写的关于南京的那段日记的影片,我对这部影片怎样说呢?如果想直观的了解南京的杯具就不该看这部影片,而该去看陆川的《南京!南京!》,但如果想了解一个德国人,一个德国商务驻华代表为什么要出面成立难民区而救助20多万南京的普通民众的心路历程就来看这部《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重在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大段的情节表现都在描画拉贝的思想转换之路上,但和同类题材的《辛德勒名单》相比,拉贝的转变是表现得很无力,似乎拉贝天生注定就是一个中国南京普通民众的拯救者,只是再等一个时机的出现而已,就如《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天生就是孙行者但没有一个能点拨他的人出现那他始终就是一个山大王一样。我没有读过拉贝的日记,透过电影的表现,我是这样认为他的转变之路的:一个在1910年就来到中国的德国人,一向勤恳和踏实的为自我服务的公司服务,在20多年后原先的自我设计已经初具雏形的时候,公司需要调离他,对于他一手做出来的一片天地实在不忍放手,同时察觉继任是一个门外汉的时候这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的占据了他的心里。在此时,南京面临血海的时候,他不愿自我的一片心血毁于战火,不愿自我培养起来的团队就这样瓦解,于是坚持留下来观看后续状况。在当时西方人的眼里,战争还是君子之战,而不是无差别之战,所以对于大规模的屠杀强奸等战争的副产品是没有心理承受潜力的。当这些暴行出现后,这些西方人于是按照自我的想法建立了一个类似诺亚方舟的地方安置那些与战争无关的人员,随着安全区的建立,随着自我对战争暴行的认识深刻化,拉贝逐渐开始以一种主动的方式来保护他所保护的人,这就是我认为的拉贝思想转化的过程。这和辛德勒的思想转化是一致的。

我国的影片在表现主人公的形式上虽已改变了高大全的形象,但在人的内心思想上的刻画还是很苍白的,和辛德勒的表现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辛德勒是一个追求最大利润的奸商,一个看见美女就迈不开步的花花公子,一个看见系统清除过程后感触到心痛的人,一个最后以全部家产拿出来买人的义士。在拉贝身上我们看到什么?

不管怎样说,一个人不管人生的轨迹是怎样样的,只要还有人的良知,并且把这种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那他就不就应被遗忘,不就应被刻意的淡漠。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6】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刚建立的时候,我就参观过,当时给满屋子的骨头和血肉模糊的照片给吓倒了,没敢多看就逃了出来,仍清晰地记得那面墙上的几个大字——遇难者 遭難者 victims 300 000!!!

在南京读书的日子,每年的12月13日都可以听到那长鸣的防空警报,在那一刻,仿佛听到了死难的同胞们的悲凄。一直以来关注这段历史也关注国际上对这事的反响。值得庆幸的是,这段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

《拉贝日记》、《南京南京》、纪录片《南京》(NANKING)以及纪录片《南京大屠杀》都是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写实类影片,看了之后都让人心灵震撼。从时间上来说,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张纯如)最老,也最不具备电影拍摄技巧,仅从影片观赏角度来看算是最不好看,但是却最写实,大量的真实历史的镜头记录下了真实的那段历史。纪录片《南京》(NANKING)是从国外友人的口述历史视角,纪录和描述那段历史,整个片子试图还原当时事件的原貌,加上美国佬的电影手法和效果比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有了质的提高,看过之后让人悲愤不已。《南京南京》更多的是直接描写一处处血淋淋的杀戮和日本鬼子的残暴,以及偶尔用那不纯熟的心理描述技巧为那并不存在的所谓个别日本军人的良心追魂,我斗胆问陆川一句:日本鬼子会自杀吗?拉贝会向中国人下跪?你会选人吗——用个喜剧演员来演这么严肃的电影!(我不是说范伟演得不好)。《拉贝日记》则从拉贝的视角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导演的目的就是想效颦《辛德勒的名单》。《南京南京》中的人物更具有符号化,《拉贝日记》中的人物刻画得更具有个性。《南京南京》中的故事情节大部分虚构,《拉贝日记》则真实记录了百人斩等事件。

《拉贝日记》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能容下10万中国人的地方,肯定容得下20万中国人!(这是拉贝对中国人的理解,在某人说国际安全区只能容纳10万难民的时候);Hitler has only one ball!(中文字幕翻译得很隐晦很和谐,说希特勒胆子很小,当然英文也有这一层意思,这是拉贝无聊时和威尔逊医生一起唱的歌)。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7】

这学期,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拉贝日记》,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约翰·拉贝。

本书讲述了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来到南京。在那里狂轰滥炸,挥刀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杀的是中国老百姓)。当时有一名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在南京,他看到这样的场面,用智慧和自己的身份历经种种困难,遇到各种挫折,最后用行动成功保护了20xx0多名中国人免于被日本兵杀害。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有很深的感触,有欣慰,还有许许多多的愤怒。日本兵太放肆,太贪婪,太可恶……中国不是他们的,凭什么乱杀人?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狂轰滥炸……他们小日本坚持“杀光”“烧光”“抢光”这三“光”,生命是可以这样随便挥发的吗?

那些被杀的中国老百姓多无辜啊,什么都没有做,却遭遇了日本人的枪杀、砍杀、烧、xx等等等等,我们又没有犯什么错误,有什么权利这样对待我们?对于这样的小日本儿,我们没必要和他们争论,直接对他们不客气,他们喊冤,我们还说你们活该嘞!唉,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我们只能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好好学习,将来,祖国就不再会那么弱小,在那么容易被欺负了!

资料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