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源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资源网 >工作计划 >导航

数学课工作计划

时间:2022-12-02

数学课改工作计划2000字精选4篇。

范文资源网内容专辑推荐:“数学课工作计划”,敬请浏览。

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20xx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托“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积极探索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最终实现学校提出的“二满意一优势”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重点

1.常抓学习不松懈

深入课堂研究,提高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和信息交流率。暑期培训资料学了以后组内老师都受益匪浅,但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多讨论和深入的学习,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就是回顾暑期培训的学习资料。做到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新理念,学习优秀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组内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业务指导活动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活动,适当机会学校将请专家来校讲座,或组织教师到校外听课、学习。教师也要坚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虚心向同行请教学习。积极倡导组内教师资源共享的同时,更提倡教师间的相互探讨和相互启发,及时交流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习要和反思相结合,多写学习心得和反思记录。

继续开展“以课改理念看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动。采取即时对话和网上交流的形式,用课标要求审视课堂实践的现状,用课标理念评价课堂中教与学的行为。

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的研究,组织2—3次的五、六年级联合教研活动,重点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积极配合校科研课题的工作,在如何命题、卷面分析上下功夫,使自己学有所的,不断提高命题能力。

2.常规工作的落实

(1)备课:教师要深钻教材,体现课改理念,强化"三维目标"意识,体现学法指导,有自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作好课后随笔、反思札记,并能结合教材注意备课资料的收集,合理有效的运用教学辅助手段。促进教师关注自己工作的实际效率,而不是流于形式。平时要超周备课,教研组长一月一查。

(2)扶优补差

教师要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三优先”政策,即优先调动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先提问学习困难学生,优先批改学习困难学生作业。总之,在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使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尽快提高。

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继续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档案袋”,通过数据及文字分析,力求找出科学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一是听教师的推门课,开学伊始,即采取不定期的方法听推门课,每次听完课,教师要主动上交备课教案,针对教案,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二是组内任课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参加“青年教师大奖赛”或“中老年教师展示课”,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三是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在两轮研究课的基础上,推出校庆展示课,反映学校教学教研成果。

(4)做好教学质量检测分析。跟踪问题,把教学监控过程落实到位。日常订正做到日日清,知识点做到周周清。

(5)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做到趣味性、益智性和生活性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效果。

3.具体安排

第二周教研组工作计划讨论,制定备课组计划

第四周五年级监控工作落实、青教评比课集体备课

第六周五年级监控工作反馈、青教评比课评课

第八周理论学习

第十周期中阶段练习准备

十二周期中阶段练习反馈、制定下阶段措施

十四周理论学习、学科竞赛

十六周理论学习

十八周期终考试准备

二十周学期总结

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篇2】

一、目的:

在学校高三毕业班教学备考的指导下,根据学科的特点与历年的高考说明及高考中数学的地位,使数学复习有一个依据顺序,协调班级之间的教学复习工作,使与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特点、优点,出色完成高三数学复习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数学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指导思想:

针对高三学生现有的真实水平及实际情况,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新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复习资料,运用恰当的途径,熟读、细读高考说明,准确把握高考的信息、动向,规范复习,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科任教师的特长、特点,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横向关系,让各位老师都舒畅、乐意、轻松、出色的完成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任务。

三、复习安排:

1、第一轮

基础复习。夯实基础,让学生弄清楚所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技能,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及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并赋以应用。具体课时安排:

知识内容 (第一排)

课时数 (第二排)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平面向量

3、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包括基本不等式和简单的线性规划。

4、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5、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6、导数及其应用

7、函数与方程,函数的综合应用

8、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9、递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10、三角函数

11、三角恒等变换

12、解三角形

13、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4、圆锥曲线方程

15、立体几何初步

16、空间中向量与立体几何

17、计数原理与概率

18、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9、算法初步、统计、统计案例

20、推理与证明及复数

第二轮:

专题复习(视情况有机选择)。教师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通性通法,系统全面地复习,灵活运用通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注意必考点,关注热点,立足得分点,分析易错点,把握准确无失误。具体作法(专题选取):

1、第一轮复习中反映出来的弱点;

2、教材中的重点;

3、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

4、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介绍;

5、解题应试的技巧;

6、具体题型的复习(如:选择题、填空题、最值、定点、定值、平几、立几、……)

第三轮:(5月份至临考)综合训练,补漏补缺。重视反思,减少失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规范解题。优化学习方法,规范模式规律,心理辅导,放松心情,轻松应考。

高三数学复习计划 要点1

高考数学试题中有80%是基础题,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把重点放到基础题上,能克服基础题的粗心毛病,把它做好也是不易的。本文给出高三数学学习计划,以供高三学生查看。

具体方法:

聪明和敏捷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把学习效果提高几倍,这是先天因素不可比拟的。学好数学首先要过的是心理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一、预习。

不等于浏览。要深入了解知识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经过思考,标出不懂的,有益于听课抓住重点,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有时间还可以超前学习。

二、听讲。

核心在课堂。

1以听为主,兼顾记录。2注重过程,轻结论。 3有重点。4提高听课效率。

三、复习。

像演电影一样把课堂复习,整理笔记,

四、多做练习。

1晚上吃饭后,坐到书桌时,看数学最适合,

2做一道数学题,每一步都要多问个别为什么,不能只满足于老师课堂上的灌输式传授和书本上的简单讲述,要想提高必须要一步一步推,一步一步想,每个过程都必不可少,

3不要粗心大意,

4做完每一道题,要想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大脑建立一种条件发射,关键在于每做一道题要从中得到东西,错在哪,

5解题都有固定的`套路。

6还有大胆的夸奖自己,那是树立信心的关键时刻。

五、总结。

1要将所学的知识变成知识网,从大主干到分枝,清晰地深存在脑中,新题想到老题,从而一通百通。

2建立错误集,错误多半会错上两次,在有意识改正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错下去,最有效的应该是会正确地做这道题,并在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候有注意的意识。

3周末再将一周做的题回头看一番,提出每道题的思路方法。

4有问题一定要问。

六、考前复习,

1前2周就要开始复习,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会影响发挥,再做一遍以前的错题是十分必要的,据说有一个同学平时只有一百零几,离高考只有一个月,把以前错题从头做一遍,最后他数学居然得了147分。

2要重视基础。

最后提醒高三学生,听老师的话,勤学苦练不可少,成功没有捷径,要乐观,有毅力,要有决心,还要有耐心,学数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你的努力于回报往往不能那么尽如人意的成正比,甚至会有下坡路的趋势,但只要坚持下去,那条成绩线会抬起头来,一定能看到光明。祝愿每一个高考生明年都会有好成绩。

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篇3】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我校师资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2、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4、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5、全面推广互助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6、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实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出成果。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 借鉴较好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 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 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 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 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

继续参加 “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改进教法,提倡探究性教学。

“授人以渔”的思想早已为人所知,但真正落实到教育中并非易事。新教材中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可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数学活动课多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去商场、银行、野外等地方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7.进行阶段性的单元考,要加入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互相竞争。期末做好实施新课标、改革学科教学的总结、汇报工作.

8.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到具体的能力层面可以概括为:有一手好字,有一口好话,有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的思维习惯。本学期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及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可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习惯的培养,利用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写字等方面的习惯培养,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9.继续构建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本学期我还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教师学习成长记录袋,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师生共同努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为实现全校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数学课改工作计划【篇4】

一、主要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第三单元“分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与交通”、“尝试与猜测”“数学与生活”三个综合应用内容,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二、教学措施

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象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在找倍数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时要向学生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分散编排,减少术语,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

本册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研究与整合,以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倍数和因数”知识内容多,概念多,安排在一个单元里学习学生接受比较困难,所以教材采用分段学习的安排。本单元先学习倍数、因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找质数、合数等知识。在第三单元中,将结合分数的约分、通分前,再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等知识。这样安排将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前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同时,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本册教材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适当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如找倍数和找因数都在100以内。又如与原来教材的内容相比,减少了一些数学术语,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如教材没有呈现整除、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

3、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时,经过了鼓励学生猜想并尝试,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验证规律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也可通过直观学具的操作,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或3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又如在学习“找因数”、“找质数”时,都是先组织学生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逐步发现规律,这与原有教材相比应该说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4。通过数形结合,理解质数与合数

教学时,可组织开展“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边拼边写,写出拼成的长方形数和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几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是什么原因呢?”随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这几个自然数分类,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再通过“筛法”寻找百以内的质数。

5、在活动中,了解数的奇偶性

教材提供了多个数学活动题材,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或游戏探索发现规律的策略,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并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三、课时安排

1、倍数与因数—9课时

2、图形的面积(一)—10课时

3、分数—13课时

4、分数加减法—6课时

5、图形的面积(二)4课时

6、可能性的大小—3课时

总复习-5课时

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更多>